产业升级迫眉睫,“开源节流”稳地基

发布时间:2023-02-22 19:23:46      来源:顾县镇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现今,改革开放之风已吹入中华大地四十多个年头,四十多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人民收入水平日益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百姓生活整体不断向好。然而相应的,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曾经代表着“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端制造业,已逐渐开始流入东南亚等地区。究其原因,是我国百姓人均收入的日益增加,人们不再满足于低端制造业工人较低的收入水平,转而投向其他行业,工人收入不提高,工厂便会陷入用工荒,中国低端制造业开始出现刘易斯拐点。廉价劳动力的消失,促使企业将低端制造的工厂转向用工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中国低端制造业的流失逐渐形成。
      低端制造业流失的缺口需要填充,新兴行业需要发展,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这既是大势所趋,亦是良好的契机。低端制造业属于低附加值产业,经济利润低、资源消耗大、可被替代性强,它曾为中国经济的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逐渐难以适配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高度。低端制造业的市场缺位,为其向高附加值的上游环节制造业升级转型提供了动力,今日中国的工业基础有充足的潜力进行这样的转型升级,在制造业市场转移的过程中会形成一段窗口期,如何在这段窗口期让中国制造业向上游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或可从“开源节流”的角度探讨一二。
      开源,开高新制造业建设之源。高端上游制造业的发展核心是技术的发展与工业化应用,技术的发展需要长效化的投入与政策支持。一如在纺织业下游流入东南亚的当下,在我国取而代之的便是上游面料生产的制造,高端面料的生产科技门槛高、利润空间大,下游市场每售出一件产品,其大头利润便会向上游转移。如今国资国企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提到的,要“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国企整合重组,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带头参与高新产业升级建设,一方面既符合了提高国企创新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国有资本的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将资金资源投入高新技术研发产业,形成长效化长远化投资,以高投入长攻坚换取核心竞争力,国企在这其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是国企改革一个具有建设性的方向。
      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应充分发挥民间力量。支持科技创新型、研发型民营企业机构发展,一方面从政策上予以支持,进行相应项目的补贴与税务减免;另一方面从舆论上鼓励支持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对作出了重大突破与突出贡献的实体予以表彰报道。同时,健康的行业发展离不开反垄断,一方面要从制度和法律上破除影响平等准入的壁垒,反对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另一方面要注重对中小微科技企业的保护,避免大企业大公司通过市场操控、诉讼冻结等手段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强买强卖,逼迫其将科技成果雪藏转让。要丰富技术创新渠道,为更多新兴技术公司保驾护航,促成科技创新百花齐放的局面。
      节流,节低端制造业流失之速。任何一个行业的转型都会伴随着阵痛,低端制造业的流失虽对产业升级具有鞭策作用,但与之而来的便是旧工作岗位的消失,新产生的岗位对人才有着新的要求,旧时代的工人需要温和的缓冲期;同样,行业的转型不仅需要新技术的发展,还会经历一整套全新市场标准的建立、一批从业人才的培养、一条条教训经验的积累,如此才能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体系——这些都不是短时间能一蹴而就的,需要足够的窗口期来减小风险带来的损失;除此之外,下游工厂在对接上游企业需求的过程中,因合作需要有机会接触上游企业更为先进的技术基础,有着从中学习的良机,可以为未来自主创新生产打下一定基础。因此,缓解低端制造业的流失,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
      缓解低端制造业流失,重在扬长补短。扬长,即充分发挥利用我国吸引企业建厂的其他固有优势,包括地域、消费市场、完善的工业体系等等。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管控新阶段的当下,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恢复和扩大消费市场,促进内循环的发展,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造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增加消费信贷,让老百姓消费的起;同时,保证配套产业正常运行与物流产业的畅通,扩大工厂销售的增量,降低工厂生产运输的成本,增强企业留存吸引力。补短,即是在国际招商引资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市场准入,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合理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议,并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增强国内投资吸引力,为产业转型升级争取充足的窗口期,实现由低端制造业大国向全产业链发达大国的平稳过渡。
      稳基,稳转型制造业发展之基。参天巨木,入土根深,行业转型本就会经历万般考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稳发展之基,首先要保证的就是要有一个能够支持行业平稳发展的大环境,要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确保国家安全,确保基本民生,确保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总体正常运转,确保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确保能源物质与粮食安全。二是要有一个制度化建设保护行业生态的市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健全市场与行业监管体系,做好反垄断反腐败工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三是要有一个现代化工业应用基础与标准化物流生产体系,在重点领域提前布局,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加快传统制造业这一基底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科学、芯片制造等其他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实现多产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与物联网应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生产销售与物流仓储效率。四是要有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与人才吸收渠道,落实青年人才优惠政策,实行分层级待遇补贴;解决人才落户问题,结合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建设,在解决人才住房问题的同时,又消耗了房地产存量;通过与高校联合培养、与国内外先进集体同行业跨行业交流等多种方式,提升人才技术水平。
      制造业转型挑战大、任务重、复杂程度高,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其中的关键性作用,以从严治党的思想原则治理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作为、乱作为、贪腐攫利、拉帮结派等现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好制造业结构转型工作,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锻长板、调结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岳池县顾县镇人民政府
                                         张丰麟

上一篇:小小举报箱 延伸监督触角

下一篇:强化党建引领,壮大集体经济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