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盐源县“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开新局

发布时间:2021-12-31 00:00:00      来源: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基层是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盐源县准确把握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目标,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image.png

党建引领,齐抓共管

选好“定盘星”,在高位谋划上着力。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专题对城乡基层治理工作进行研究,并参照省州做法,构建起由组织部部长任主任、4名副县长和2名副县级领导任副主任、29个县级部门负责同志任委员的“1+6+29”领导体系。县委党建领导小组与县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整体联动,县委 县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18名县级领导靠前指挥,24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40个县级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同频共振,157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冲锋一线,“三级书记”抓城乡基层治理的工作格局总体形成。坚持集中议事决策机制,2次全体会、4次专题会,城乡基层治理的堵点难点在协商研讨中迎刃化解。制定《工作要点》,厘清《分工方案》,强化《考评通报》,城乡治理作战路线逐步向基层延伸。

 

image.pngimage.png

   ★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的仪式感



image.png铺好“奠基石”,在乡村区划建制调整改革上发力。围绕乡村功能区分更加明晰、空间更加合理、特色产业更加凸显的目标任务,image.png

着力把乡村规模调大、布局调优、实力调强、队伍调活、机制调新作为乡村区划建制调整改革的“五大抓手”。建立“双组长+业务指导+包片督导+联系蹲点”的领导体系和督导机制,定人定岗定责,保证改革力度持续、成效明显。将原有30个乡镇调整为1个街道、23个乡镇,减幅40%;将原有247个行政村调整为145个,减幅41.3%;将原有1899个村(居)民小组调整为1219个,减幅35.8%,改革任务全面达标。依托调整改革在乡村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补充64名干部到乡任职,优化24个乡镇(街道)班子结构崭新亮相;157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完成“一肩挑”,4315名村组干部完成任去留转,区划建制调整改革为城乡基层治理提供了强力的干部队伍支撑。


跟好“风向标”,在安置点治理发展上续力。紧跟州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决策部署,将加强盐井街道、梅雨镇、金河镇的4个超800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与后续发展作为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强化组织体系建设,立新村改社区建支部,配班子选干部稳保障,群团、自治组织在党支部带领下构建起“一核三治”治理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投入803万元新建4个党群服务中心并全面推行亲民化打造,医务室、日间照料中心等15个保障要素站点构建起“15分钟便民服务圈”。拓宽就业渠道,构建“专技培训+订单输出+现场招聘+公益岗位”的促就业帮扶机制,2101户搬迁群众户均1人掌握就业技能,653人在佛山三水、泸州江阳等对口帮扶地稳定就业,147人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做实民生保障,10121名搬迁群众全覆盖办理居住证,凭证享受当地同等条件的教育、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障,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目标正逐步实现。

image.png

易地扶贫搬迁搬出来的新家园


答好“挑战题”,在绿色家园社区治理上给力。围绕“绿色家园吸毒戒治人员治理”这一社会课题,坚持直面矛盾,突出党建引领。专设兴隆镇,由县委 县政府委托州绿色家园管委会代管,实行“园政合一”管理模式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运行机制,有效解决了戒毒康复社区合法归属人民政府管理的

image.png

★ 全国禁毒重点整治示范创建暨禁毒扶贫工作现场会在盐源召开


难题。镇域划分7个社区,共安置7000余名居民;全覆盖建立健全党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配套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建强骨干队伍,筑巢引企解决就业,推动实施人性化改造,在川西高原开拓出一片共建共治共享的“绿色家园”。9月6日,全州绿色家园社区治理工作现场会在盐源召开,为随后全国禁毒重点整治示范创建暨禁毒扶贫工作现场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使好“放大镜”,在自发搬迁农户治理上用力。聚焦“自发搬迁农户”这一社会治理盲区,推行“摸底数-建组织-统管理”的“三步工作法”。联乡县领导督促,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负责,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核查,一户一册,一村一档,一乡一台账,全面掌握8284户34556名县内自发搬迁群众基本情况。以100户聚居为单位覆盖党组织,在盐井街道、金河镇的3个100户及以上区域,单独编组并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接受迁入地乡镇(街道)党(工)委领导。在195个100户以下区域和散居点,实行“联村(社区)”管理模式,就近纳入迁入地村(社区)党组织管理,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依托脱贫攻坚彝家新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191户847人自发搬迁贫困户“安全住房”得到保障。县内自发搬迁群众的水、电、路、网等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户籍、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保障在迁入地实现覆盖。

 

image.png

脱贫路上决不让自发搬迁群众掉队

image.png

泸沽湖畔的小山村走出一条振兴路

用好“点睛笔”,在试点示范上聚力。确定“规划引领-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形成“专班决策指导-乡镇推动落实-专家评估考核”的工作机制;明确“实地调研-责任分工-按月会商”的工作步骤,压茬推进试点示范。以城市基层治理示范体系建设为突破,聚焦财富首座、威尼斯半岛等新型小区建设,结合实际成立业主委员会,引进物业管理公司,成立小区流动党员党组织,规范小区日常治理。通过抓小区带社区推城区,城市基层治理“1+2+3”(1个街道、2个社区、3个小区)示范体系初具雏形。以乡村治理示范体系建设作支撑,通过深度挖掘前期治理成效,科学理顺当下治理机制,总结提炼特色治理经验,逐步启动乡村示范创建“3个1”(一片区1乡镇、一乡镇1个村,一村1个组)工程。润盐镇、舍垮村、巫木河村成为全州首批乡村治理现代化试点。

投稿人:中共盐源县委组织部  何俊宏  18481588891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